9月2日,第十四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工业自动化(线上)方向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我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张小龙、杨鹏两位同学分获国家级一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蝉联获奖。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仿真学会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全国自动化类、机电设备类、机械设计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及通信类等相关专业,由高职高专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加、同场竞技,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培养和选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术及创新人才的国家级比赛。本年度比赛共吸引了全国270余所高校的4800余支队伍参赛。
成绩的获得是艰辛培育的自然结果,秉承拔尖人才培养精神和策略,结合今年疫情实际情况,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从拔尖人才选拔、线上线下培训、暑期集中备赛等多种手段着手备赛,从资格赛、初赛到决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不负众望。
一、精心筹备、汇聚英才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熟知该项比赛,也让更多的拔尖学生参赛,早在2019年12月12日,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积极筹备并启动以“青春·拼搏”为主题的大赛培训启动暨2019级拔尖人才培养动员大会,向全院学生宣讲大赛流程和细节,明确参赛条件和要求,解答备赛问题和疑惑。通过精心筹备和现场讲解动员,百余名同学积极报名,为拔尖人才的遴选培养提供了充实的人员基础。

二、不惧疫情、扎实培训
为积极响应国家疫情期间“停学不??巍钡枷?,保障整体培训进度,同时也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拔尖人才的遴选工作,培训老师于2020年4月初开始进行线上培训。线上培训针对大赛内容,认真筛选培训要点,并结合线上培训“信息化、规范化、记录性、灵活性”等特点,合理安排培训进程,并通过阶段测验、互动问答、线上出勤等多举措评价遴选学生。疫情期间,共有8位教师,奉献了40余次,总计100多学时的网络授课。通过评价遴选,从过化、仪表、电气、机修等专业确定了32支参赛队伍进入全国预赛。

三、坚定意志、酷暑备赛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比赛全部在线上开展,且比赛内容作了大范围变化,比赛内容较往年翻倍,备赛内容需要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所有参赛的指导老师和参赛队员没有犹豫,放弃了短暂且珍贵的暑假假期,坚定意志,全身心投入到备赛之中,重点对知识体系完善、竞赛节奏把控、重点难点突破等方面进行多方面提升。学校也对备赛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学生暑假在校期间的住宿、日?;疃染凶ㄈ烁涸鸸芾?,最大限度保障队员和老师的安全健康。

四、资格赛、初赛、决赛、拼搏突破
本次比赛赛题与往年不同,采用了多学科、多考点、多种类赛题,重点考察队员在流程工艺自动化和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综合技能,且限定在150分钟内完成。比赛采用资格赛-初赛-决赛机制,决赛晋级率仅为5%。
面对复杂且苛刻的比赛要求、跨专业全新的知识,参赛队员以平稳的心态,充足的方案、熟练的技巧进行积极的应对。在全国初赛环节中,取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十四项、三等奖三项的成绩,并在最后的决赛中,由张小龙和杨鹏同学分获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

(撰稿:赵力 摄影:张婧瑜 审核:张军)